当前位置: 首页 >> 建所60周年 >> 正文

传承热林先进经验,发扬优良工作作风(九)——心系南疆地,逐梦红树林,记热林所红树林生态与修复专家廖宝文研究员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1-06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广泛宣传60年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传承热林先进经验,发扬优良科研作风,我们陆续刊出“传承热林先进经验,发扬优良工作作风”先进人物事迹报道,以激励新一代热林人赓续初心、砥砺前行,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开创热林事业新征程。

廖宝文,男,广东兴宁人,中国林科院热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参加工作,参与创建了热林所红树林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辟红树林造林与生态恢复研究领域。曾任热林所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团队首席专家、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林草局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现兼任国家林业局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湛江市红树林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筹备组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投身红树林,矢志不渝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素有“海岸卫士”“地球之肾”“鸟类天堂”等美誉,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防风消浪、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6年,国内外红树林恢复技术研究尚属空白,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廖宝文开始了他的红树林研究生涯。他一头扎进茫茫红树林沼泽中,不畏虫叮蛇咬,白天在泥滩里艰难跋涉,打样地做调查,晚上还得自己炊火做饭、住乡下的潮湿阴暗简易房子。记不清多少时光,廖宝文头顶烈日,脚踩泥滩,以红树为友,同虾蟹作伴,足迹遍及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港澳台等红树林分布区。虽然条件恶劣、经费匮乏,但廖宝文毫不畏缩,怀着保护红树林的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调查观测、试验林营造等工作中。通过长期野外调查,获取了一批批宝贵的原始资料,为红树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廖宝文常年出差在外,无暇顾及老人和孩子,时常引起家人的埋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患上了风湿、腰脊劳损等多种疾病,但他总是默默承受,依然忘我的工作。由于长年累月跋涉在强烈紫外线照射的沿海滩涂上、浸泡在海水里,脸庞总是粗糙黝黑,身上常常沾满海泥,走在路上难免引来路人异样的眼神,熟悉他的人称他为“红树林人”。

一个个以科研为伴的日夜,构成了苦、辣、酸、甜的生活……闪亮的成绩背后,记不清有多少天是在泥滩上摸爬滚打,记不清身上曾被海滩垃圾划伤过多少伤疤,被蚊虫叮咬过多少鼓包,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在加班加点,记不清科研之路上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

恢复红树林,硕果累累

红树林不仅是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区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波涛汹涌的大海边能营造起郁郁葱葱防灾减灾的“海岸卫士”红树林吗?带着种种疑问,廖宝文扎根红树林这片热土近四十年,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论文写在广袤的沿海滩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红树林资源分布规律、主要树种育苗造林、次生林改造等关键技术和理论以及科学管理的潜心研究及示范推广中。他带领研究团队开拓了我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我国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春天北京喜讯传来,“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廖宝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世纪90年代,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针对红树林生态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廖宝文率领研究团队开展了长达18年的试验示范研究,足迹踏遍华南沿海,汗水洒遍泥滩沙地,硬是让许多光秃秃的海滩披上了美丽的绿装,“建设沿海绿色长城”梦想终于实现。2015年2月深圳春意盎然,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廖宝文手捧着荣誉证书不禁心潮澎湃,多少年来的执着追求、努力探索,终于换来了可喜的成绩。

廖宝文致力于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研究,在科研岗位上锐意进取、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屡次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引领和带动了红树林恢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他带领研究团队攻克了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下的技术瓶颈,研制出适用于海滩育苗的微胶囊促生菌肥,开发出PGPB微胶囊菌肥促生壮苗技术,红树林苗木接菌肥后,生物量增加49-74%、造林成活率提高15-30%,菌种保质期从0.5年提高至5年,为突破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极低的技术瓶颈提供新技术;首创速生红树植物生态控制互花米草及快速恢复红树林技术,研发出利用速生红树植物有效控制肆意入侵的互花米草,实现大面积红树林恢复,速生红树植物种植2-3年后互花米草盖度由100%衰退至0-15%,5-7年与乡土红树植物形成复层林,解决互花米草入侵控制棘手难题,建立示范林近万亩;率先研究并提出红树林急速退化的防控技术,对2012年以来首次在红树林区爆发成灾(致使红树林急速退化或死亡)的蛀孔动物-团水虱危害,率先开展了应急防治研究,探明了规模化养鸭、海水污染所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团水虱爆发成灾的诱因,提出截断污染源是综合防治的关键,研发出烟熏法、混合药剂涂抹法等多项应急消杀技术,使危害率由原来的60%减至10%以下,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三十多年来,廖宝文先后主持40多项红树林科学研究项目。获科技成果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译)著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红树林造林恢复技术成果广泛推广应用,在我国南部沿海人工恢复红树林4.8万亩,扭转了全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的趋势,同时在维持沿海地区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望红树林,信心满怀

近十余年,廖宝文带领团队把工作重点转向了“红树林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依托于东寨港红树林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研究平台,陆续开展了红树林退化死亡成因及恢复控制技术、红树林碳汇林造林基线计量、高固碳红树植物种类筛选、碳汇林高效种植及配置技术、红树林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技术等研究,为我国红树林碳汇林的构建、有害生物防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工作,他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积极投身于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参与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和《红树林保护修复技术规程》的制定等工作,热情为各地相关主管部门与生产单位培训红树林修复技术和普及红树林知识。2016年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带领的红树林团队获201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作为研究生导师,廖宝文非常关心和积极培养年轻一代,先后培养了31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含联合培养),毕业的学生不少已在红树林或相关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导师,他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三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廖宝文研究员光荣退休了,当初开展红树林研究的3人团队已发展壮大为十余人大团队,红树林研究事业后继有人。

“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10日在湛江金牛岛考察时作出了重要指示,给我国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廖宝文希望红树林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热林人“坚守信念、矢志不渝、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优良品质,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强大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为保护红树林资源、构筑沿海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